玉皇殿也淪陷了!”10月9日,網友在無錫東林書院論壇發帖稱:崇安寺的玉皇殿改成了咖啡店了,并上傳了玉皇殿正在裝修的照片。由此,一場古建筑如何保護與開發的話題又在網上引起熱議。有網友說:作為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,崇安寺玉皇殿如今儼然成了商鋪,沒有了古建筑的風采。昨天,記者前往現場進行了一番探訪。
玉皇殿變身咖啡店目前已經對外營業
昨天中午,記者來到位于無錫鬧市的崇安寺景區秦起廣場前面的玉皇殿看到,古老的建筑變身為一個咖啡店。走進玉皇殿內,不見古文物的影子,內部的桌椅很是現代,還能聞到濃重的油漆味,據店員介紹,咖啡店開業沒幾天。
咖啡店依托“玉皇殿”的橫匾,直接將“espressomente”的英文招牌掛在牌匾下,殿內頂端換上了時尚的吊頂,殿外地平臺上三三兩兩放著桌椅和遮陽傘,休閑味、商業味十足。除了咖啡店外,記者發現,玉皇殿的其他幾個廂房也分別另作他用了,有的成了珠寶店,有的作為旅游接待中心。除了建筑的外一塊牌子標記這里是“省級文物保護單位”外,整體上已經感受不到“文物”的氣息。
“不說內部,僅這古色古香的‘玉皇殿’牌匾下方,掛著英文的招牌,就顯得特別突兀?!甭愤^的游客王小姐直抒意見。
老無錫回憶“玉皇殿”感覺“被商業化”很遺憾
記者多方了解獲悉,洞虛宮玉皇殿,是無錫早期道教宮觀,梁大同二年(536)始建于邑東鄉膠山,后來荒廢了;大約在宋大中祥符三年(1010) 遷建城中崇安寺左側,易名為洞虛宮。宋時、元明間及萬歷中,玉皇三度焚毀,三度重建,規模有所增益。到了清咸豐十年(1860)再遭兵毀,全宮毀廢。同治十三年(1874)重建三清、靈宮、火神、雷尊(即瞎子阿炳故居)、長生和祖師六殿。光緒三年(1877)道士秦瑞芳募建玉皇殿,位置在如今的公園路16號。大殿坐北朝南,雄峙高聳;四角各建對稱觀舍,前后兩舍間留出天井;合計建筑面積 250平方米。1983年納入城中公園范圍,全面翻修。
據老無錫介紹,上世紀五六十年代,玉皇殿曾一度成為無錫市“少年之家”(少年宮的前身);“文革”期間,“玉皇殿”又成了堆放“破四舊”時被查抄來的物品的倉庫;七十年代,它又成了無錫市“文物商店”的所在地。在崇安寺拆建改造時,舊時的“玉皇殿”也被悄然“移位”,并長期被商家租用,所幸的是,重建后的“玉皇殿”雖規模不如從前,但風采依舊。1986年7月,無錫市人民政府將玉皇殿列入市級文物保護單位,現在為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。
“具有一千多年歷史的崇安寺,目前僅有玉皇殿這一宗教殿堂,但一直被挪作他用,如今又開發成了咖啡店,商業味未免太濃了,這樣是不是對文物的一種破壞啊?!笔忻駥O先生說出了自己的看法。崇安寺的改造始于2003年。其實,在此之前,不少市民也曾致電本報反映,對于改建后的崇安寺,難覓古剎的蹤影,一直覺得十分遺憾?!熬哂猩詈裎幕滋N的古建筑,與西式咖啡館形成強烈的視覺沖突,有關部門是否該考慮一下,這樣是否得當?”許先生說。
崇安城投公司稱:玉皇殿的開發屬于合理利用
對于網友質疑玉皇殿變身“商鋪”,崇安城投公司黨委書記王飆認為:在對古建筑進行商業利用的時候,遵循了文物保護的原則,沒有破壞、影響到文物本身?!翱Х瑞^是借用了玉皇殿這一建筑,沒有進行內部裝修,只是布置了一下,而且沒有明火。對于文保單位是允許開發利用的,在開發中只要遵循合理利用的原則,做好修繕、保護,適當商業開發是可以的?!蓖躏j認為玉皇殿這種帶有休閑,服務型的開發就屬于一種合理的開發利用。而對于,牌匾下懸掛著英文招牌這一細節,王飆表示,他也將與崇安寺景區管理部門進行溝通,前往現場查看,有必須的話會督促商家整改。
崇安城投公司黨委書記王飆告訴記者,崇安寺的改造中一直注重體現其社會效益,一期工程完工后,扶持了皇亭小吃、功德林等老字號名店,尤其是修繕了阿炳紀念館、圖書館鐘樓、玉皇殿,組建了二泉映月藝術團、崇安歷史文獻館、天韻書社等富含文化氣息的載體。崇安寺二期在2009年1月份開始啟動建設,崇安寺二期工程景觀建設充分打響了“書圣”王羲之的文化品牌,與一期打造的“樂圣”阿炳文化品牌交相輝映。
“崇安寺地處市中心,寸土寸金,然而在改造中也為文保單位做出很大讓步?!睋鯐浗榻B, “改造中盡量發揮文保單位的社會效益,如阿炳故居在改造中重點打造品牌效益,公花園、鐘樓也在改造中為民所用,鐘樓曾一度開發為會所,如今把它收回,成立了展覽館,同時還對外舉辦一些展覽。玉皇殿部分廂房也作為旅游服務點,為市民服務?!?/div>
市文物管理部門回應:不能破壞古建筑,已介入調查
記者昨天撥通了市文廣新局的文物保護專家楊建民的電話。楊建民表示,他們已經與崇安區城投公司取得了聯系,將派專人前往查看,最終要作出處理意見?!叭绻诠嘉奈锉Wo單位之前已經作為商業用途了,現在它依舊可以具備這一功能用途?!睏罱癖硎?,目前,他們正在搜集資料,進行考證?!叭绻梢宰鳛樯虡I用途,我們要看目前的商業利用是否會對古建筑造成影響和破壞,不僅看目前,還要看今后使用中,會不會產生影響?!睏罱癖硎?,是否將對古建筑帶來破壞是下一步現場查看的重點,現場檢查的內容很多,具體看有沒有明火、油煙,還要看濕度,古建筑多為木結構,要看今后會不會帶來白蟻等等。
楊建民告訴記者,文保單位有國有的和非國有的兩種性質。國有的文保單位要改變使用性質和功能,需要到文保部門報批。另一種是非國有的性質,那只需要經過所有者同意和消防驗收,在不破壞文物保護的前提下,就可以進行商業使用。
在商業使用和文物保護之間是否存在必然的沖突呢?楊建民表示,在北京、上海也有不少文保單位用于商業用途,在國外,數百年的老建筑用于商業經營場所的更不在少數。其實,如果合理利用,文保單位用于商業使用,更能體現文物的價值,也能更好地為公眾服務,有利于文保單位的保護。
一位文保專家則告訴記者,目前這是一個困局,因為我國的文物保護法只規定對文物古建要“合理利用”,但對于“合理利用”卻沒有具體標準?!皩ξ奈锕沤ǖ摹侠砝谩?,本來是文物保護理念的進步,但在實際操作中卻走了樣?!币恍<覀冋J為,為盡快獲得利益,很多地方在建別墅、開餐館及會所,將公共文化資源變成了私人經營場所,留下了諸如明火控制不嚴、電線老化等安全隱患。表示,文物古建變身別墅、餐館,暴露了文物保護與商業開發的矛盾。